行业资讯
业内预测,到2050年,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发展优势将持续凸显,绿色低碳累计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元,催生更多新机遇。
“新旧动能转换之际,减碳是压力,但也是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新机遇,把减碳压力和动力的关系协调好,这对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。”在日前举行的“Re:Think 2022智慧城市与韧性未来”会议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。
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,全球能源格局的重构为绿色低碳产业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。业内预测,到2050年,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发展优势将持续凸显,绿色低碳累计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元,催生更多新机遇。
加快技术创新
在贺克斌看来,目前我国面临着“三高一短”挑战。我国拥有高碳型能源结构和高碳产业结构,钢铁、石化、水泥等高碳且难减排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高。同时,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仍然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高速进程中,很多地区还有能源消费增量。在上述背景下,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,相比欧美国家50-70年的时间,缩短近半程。
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面对着‘三高一短’挑战,‘双碳’目标的核心是新一轮产业竞争,全球都在以‘双碳’为切入点布局,争夺新一轮技术高地。”贺克斌指出。
近年来,用低碳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,越来越成为传统能源、工业行业的共识。贺克斌认为,除传统产业需要低碳技术助推转型发展外,绿色低碳技术本身也需要不断开拓创新。“要让数智技术赋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,把握人工智能、互联网、信息通讯技术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,将智能制造、系统集成等先进理念和技术融入生产、消费过程中。同时,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优化集成技术,支持快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转变的智能电网技术,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、分布式及微电网的规模化储能集成技术。”
全球投资增加
截至去年底,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,覆盖全球80%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、人口和GDP。贺克斌认为,减碳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应对灾害性气象冲击以及常规环境问题,另一方面则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。
贺克斌指出,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,未来支撑碳中和的是以风光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新格局。与化石能源相比,全球范围内,非化石能源资源量足够,且分布并非极不均匀,这样的资源供给情况意味着世界各国都有机会发展风光资源,率先建成大规模使用新能源的技术体系尤为紧要和迫切。“进入碳中和时代后,世界经济发展将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转变,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,谁有更好的技术并尽快经济、有效地利用起来,谁就能取得成功。”
从全球来看,低碳拉动新经济发展动能的态势已开始凸显。贺克斌介绍,受到全球供应链的碳中和压力传导,互联网、零售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,包括部分制造业,其碳中和目标年份普遍早于所在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年份。除去头部企业设定碳目标,全球投资情况同样显示出减碳的积极性。“与2020年相比,2021年能源转型投资增加100%,绿色债券发行翻了一番,碳市场交易额几乎翻一番,整体增长速度显示出非常强的低碳拉动经济发展新动能信号。”
清华大学的预测结果同样可以证明这一态势。贺克斌表示,根据预测,为实现2.0摄氏度或1.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,我国2020-2050年总投资需求将达到127万亿元或174万亿元,约占2020-2050年累计GDP预测总量的2.7%或3.7%;其中能源转型投资占比接近总投资的80%。
推进投融资试点
能源转型投资持续增长背景下,高效的绿色金融融资机制建设刻不容缓。相关研究机构估算显示,气候投融资占绿色金融的比例接近2/3,气候投融资试点亟待稳步推进。
“作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,国内的气候投融资工作已经启动。”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、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吕学都介绍,2022年8月,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批准了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贤试点,将为全国各地开展低碳发展与气候适应战略转型积累宝贵经验。根据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中心估算,到2060年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我国需新增减排投资将达约139万亿元人民币,年均约348万亿元人民币。
当前,我国气候投融资仍然处在初步阶段,存在不少挑战。吕学都指出,目前,我国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、政策、实施指南方面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同时,国内目前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气候投融资统计体系,气候投融资及气候效益数据等基础信息缺乏,成为进一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的障碍。
对此,吕学都建议,政府部门需要加快制定气候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南,比如气候投融资的定义、怎样核算等。建立国家气候业务管理体系,对相关业务进行评估,确保符合要求。对于金融机构,要把气候投融资纳入到整个银行金融体系当中去,培养金融机构做专业员、业务员方面的培训。同时,实体机构可以考虑建立专业绿色低碳团队,负责企业的减排和适应业务,与政府、金融机构积极对接,争取优惠的金融支持。